長江商報消息 ●長江商報記者 徐靚麗
2023年春運1月7日拉開大幕,將于2月15日結束,春運首日預估發送旅客630萬人次。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,預計今年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0.95億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長99.5%,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.3%。與往年春運“客增貨減”不同,預計今年春運各類物資需求同樣會增加。
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(下稱國鐵集團)給出的數據顯示,2022年國鐵集團完成運輸總收入6936億元,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09億元,2023年國鐵集團計劃完成運輸總收入8175億元。十年來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.7萬億元,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5.5萬公里,同比增長3.33%,其中高鐵4.2萬公里,同比增長5%。
2023年預計運輸總收入8175億
國鐵集團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2年,國家鐵路完成客運發送量16.1億人次,貨物發送量39億噸、同比增長4.7%,其中,電煤14.9億噸、同比增長13%。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09億元,投產新線4100公里,其中高鐵2082公里。截至2022年年底,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5.5萬公里,同比增長3.33%,其中高鐵4.2萬公里,同比增長5%。國家鐵路完成運輸總收入6936億元,其中,貨運收入4786億元、同比增長9.8%。
與此同時,2022年國鐵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,110項改革任務全部完成。實現了哈鐵科技公司上市;粵海輪渡REITs試點項目實施;北京市域鐵路平臺公司掛牌成立;四川省、云南省區域合資公司完成重組;《鐵路運輸勞動定員標準》編制完成,國家鐵路每換算公里用工同比減少2.5%。
1月7日,2023年春運開啟,春運首日預估發送旅客630萬人次。交通運輸部預估,今年春運人流高峰與疫情高峰疊加,是近年來不確定性最多、情況最為復雜、困難挑戰最大的一次春運。隨著疫情防控“乙類乙管”措施加快落地,跨區域人員流動加速釋放,加之疫情三年來人民群眾累積的回鄉過年、探親訪友、旅游觀光等出行需求集中釋放,春運客流將從長期低位運行到快速恢復攀升,交通運輸組織將從低負荷狀態到滿負荷運行狀態。同時,往年的春運一般是“客增貨減”,今年春運疫情流行高峰陸續到來,各類醫療防疫物資、節日生活物資和今冬明春的能源、糧食等重點物資運輸需求均會有較大增長。
國鐵集團發布的2023年規劃顯示,新的一年全國鐵路預計投產新線3000公里以上,其中高鐵 2500公里。計劃完成旅客發送量26.9億人次,同比增長67.6%;貨物發送量39.7億噸,同比增長1.8%。完成運輸總收入8175億元,同比增收1239億元、增長17.9%,總體恢復到2019年水平。
十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7.7萬億
國鐵集團披露的近10年數據顯示,自2013年到2022年,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分別為6657億元、8088億元、8238億元、8015億元、8010億元、8028億元、8029億元、7819億元、7489億元和7109億元,十年來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.7萬億元。
2022年以來,鐵路投資持續低位運行,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投資降幅分別為4.6%和6.90%。2022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月均僅為592.42億元,直到最后一個月才出現明顯增速,高達1145億元,接近月均投資額的兩倍?梢钥吹,2019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到8029億元的近10年最高峰,此后受疫情等因素影響,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連續三年下降,累計幅度超過11%。
此外,2022年全國鐵路投產新線4100公里,其中高鐵2082公里,超額完成任務。截至2022年年底,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5.5萬公里,同比增長3.33%,其中高鐵4.2萬公里,同比增長5%。2022年鐵路計劃投產新線3300公里以上,其中高速鐵路1400公里左右。
國鐵集團透露,2023年要全面完成國家鐵路投資任務,高質量推進國家重點工程,投產新線3000公里以上,其中高鐵2500公里。突出提升路網整體功能和效益,充分發揮鐵路投資對全社會投資的有效帶動作用,用足用好基礎設施投資金融支持政策,加大鐵路建設實施力度,充分發揮投資對擴大國內需求的關鍵作用。與地方黨委政府加強溝通協調,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,支持市域(郊)鐵路建設,加快專用線、物流基地建設。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鐵路投資。
此外,國鐵集團還將深化鐵路投融資改革,大力提升國家鐵路資產運營質量,提高資產資本化率?偨Y資本運作經驗,培育更多優質企業股改上市,研究既有上市平臺資本運作方案,完成粵海輪渡基礎設施REITs試點發行。研究制定提高國鐵控股上市公司質量的指導意見。加快推進區域合資公司重組整合、路地股權劃轉工作,改善合資公司經營,優化國鐵資本布局。健全鐵路市場公平競爭機制,破除民營企業進入鐵路市場壁壘,為民營企業發展開辟更多空間。
視覺中國圖
責編:ZB